为进一步提升我院数控加工工艺技能工作室的技术实力,深化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数控加工工艺技能工作室的5位教师代表,于4月9日前往新余市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参观了黄辉技能大师工作室,并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此次访问得到了黄辉院长的热情接待与精心安排。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黄辉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机电技术技能领域成绩斐然,享有盛誉。我们怀着学习的热忱,期望深入探究该工作室的核心技术、高效管理模式以及成功的校企合作经验,以期为我院工作室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交流期间,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座谈研讨及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了黄辉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模式与项目开发流程。
黄辉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设备管理方面展现了卓越的精细化管理能力。针对设备维护费用,工作室制定了详尽的材料清单,精确至每一颗螺丝,让师生们对耗材成本一目了然,便于合理规划经费。此外,工作室还设立了专项学生经费,根据工科与文科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拨款,部分经费可用于工作室支出,既减轻了学校负担,又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工作室设备来源广泛,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了企业设备进驻校园,学生参与安装调试,结束后设备再归还企业的良性循环。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元器件知识,能够准确判断设备故障,甚至能利用3D打印技术自制零部件,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操能力。
工作室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农业生产服务。在首届项目中,学生便在导师的指导下,成功组装设备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同时,工作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打破了专业壁垒,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
在学生培养方面,工作室坚持教学、比赛、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需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检修等任务,积累实操经验;同时,借助校企合作的企业真实场景,参与实际项目,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工作室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这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均远超同龄人,就业前景广阔。
工作室还设立了现场工程师班级,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训相结合,依据企业岗位需求确定培养方向,并有专业老师全程陪同,企业提供住宿保障。根据企业实训情况,工作室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任务清单,以项目驱动教学,确保教学比赛与实训的有序开展。
工作室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真实场景引入校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实现了校中厂、厂中校的产教融合模式。企业师傅入驻学校大师工作室进行指导培训,学生在其指导下,不仅让设备服务社会,还将生产的设备应用于比赛中,进一步提升了实战经验。
工作室前期主要进行设备调试与更新迭代,避免了学生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可能产生的抵触情绪。这种合作模式既节约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此外,工作室还结合学校与企业项目编写教材,与合作学校共享资源,推动了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创新。
此次参观学习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有助于我们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开拓新思路,提升办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通过此次交流,我们收获颇丰。未来,我们将借鉴此次交流获得的宝贵经验,优化我院数控加工工艺技能工作室的运行模式,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工作室更好地开展产学研工作,编制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校本教材,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机电工程教研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