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订单班学生赴江铃公司开展企业实践课程学习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建设,2月27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崔宏亮、副院长陈晓龙、教务科科长罗军华、辅导员周菲鑫带领2022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订单班全体学生,赴江铃股份有限公司富山工厂开展实践课程学习。本阶段的实践学习主要是围绕冲焊工艺、总装流程及工业机器人应用三大核心模块展开,旨在通过“车间+课堂”双场景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产业适配度。



本次实践课程学习,学生们被分为三组,轮换完成三项主要任务。

在冲焊车间实训中,学生们主要的学习目标是车身焊接工艺、激光焊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并能在工程师指导下完成焊接实操。经过工程师的悉心指导,学生们分别要完成江铃新车型侧围焊接,并能够通过HMI界面调整焊接电流、压力等8项任务练习。

  


在总装车间,工程师耐心讲解和实操演示,学生们将练习新车型装配线和整车调试流程,学习底盘合装、动力总成吊装等12道关键工序,掌握扭矩控制系统的"绿-黄-红"三色预警机制,参与车载电子系统的CAN总线调试。同时,经过学习部分学生能够自行完成利用诊断仪读取故障码和ECU参数刷写。

   


机器人编程课程,由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曾祥宗大师从WorkVisual软件环境配置到KRL语言基础语法,逐步使学生掌握坐标系标定、TCP工具校准等核心技能,最终能运用库卡机器人软件完成搬运、码垛等任务的离线编程,并在实训台验证代码可行性。



此次实践学习,同学们将通过操作自动焊装设备,掌握焊缝精度控制与工艺参数调整技巧;通过对江铃最新车型的模块化装配进行拆解学习,理解柔性生产线运作逻辑;系统学习库卡机器人操作编程逻辑、轨迹编程及常见故障排查方法。学生累计将完成焊接件12组、装配流程模拟8次、机器人程序编写20余例。面对总装线速匹配难题,三组学生通过交叉讨论提出“分段调试法”,获工程师的高度评价。此外,学生在车间安全规范、跨工序协作等职业素养方面提升明显。

活动期间,学院领导、专业骨干教师与江铃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技能大师们就智能制造现场产业工程师学院的建设、课程安排等展开研讨,将企业认证标准嵌入专业考核体系。崔宏亮院长表示:“希望依托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未来输送更多的学子来到江铃实践,推动产业学院订单培养模式再次升级。”

本次企业阶段学习,将很好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有效推进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专业课程共建和人才培养。(辅导员周菲鑫供稿)